今天应老师的要求看了《千年女优》,是一部好片子。分镜表现上如此,精神内核上更是如此。但是课上没法道出其中的妙处,即使要道出,理解的难度也是很大的。我尝试浅陋的道出我所看到的。
千年与女优
这是影片的观念表达之关键,千年,即所有时代,而演员的工作是代替所有的人说话。两个概念集一身的千代子代表了所有时间中的所有个体,是世人的缩影。千代子的悲剧,即世人的悲剧,也即世界的悲剧。
求而不得而复求
永远在追求着却又永远求而不得,却又不停止追求。也许这是世界的运行方式。这个问题也在所有的时代被探讨。浮士德博士与魔鬼梅菲斯特签订契约时这样说:如果我对某一瞬间说,停一停吧,你真美丽!那时就给我套上枷锁,那时我也情愿毁灭!到临终,浮士德也没有停止追求,千代子也一样。从演员生涯到现实世界,从幕府门前的冷雨到荒凉的月球表面,从小女孩到老婆婆,千代子一直追寻着键之君的脚步。她虽然从来没有得到他,但正因如此,她才是无比幸福的。
最幸运之人
千代子无疑是幸运的,她对键之君的一次追求贯穿她的一生而得以始终。
作为其他人,更有可能的情况是这样的:因为喜欢而追寻着什么,历尽辛苦终于得到。狂喜过后却发现原本缠绕在此物周围的光环逐渐消逝,变得没有想像中美丽而显得平平无奇。这仍然是比较幸运的情况,不幸的可能是,此物背叛了追求者的苦心追求,对追求者造成伤害。种种情况都会导致追求者放弃此物转而对它物进行追求,又重复同样的求而不得之过程。比较聪明的会发现对完美的感受只不过是自己的虚构,自己追求着的总是脑内的完美幻象在某物上的投影。比较愚蠢的则会在一次又一次地求而不得,一次又一次的背叛中销毁自己。而只有极少数人会像千代子那样,认清了这悲伤的循环后仍作出肯定的评价:我因为自己的追求而喜欢上了自己。
命运
世界,或命运。在剧中化身成送长生茶的老太婆,一次又一次的否定千代子的追寻。她否定千代子的方式不是让她毁灭,而是祝福她度过长——长的一生,不停感受痛苦的追寻循环。“我从你出生前就熟知你,我爱你爱得难以忍受,又恨你入骨。”千代子一辈子都在身边看到命运的影子,最终白发苍苍的她在自己年轻时照片的相框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和命运老太婆重合,看到了自己即将被否定性吞噬的命运,看到了死亡。此时的地震也确实在实际上把千代子推向了死亡的边缘,年轻的幻影碎裂。在病床上,千代子面对自己没有结果的一生追寻作出了肯定的评价,用自己的肯定来否定命运的否定性,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
世界本无价值可言,人创造了所有的价值在命运之无常的否定和否定之间,唯有人能给自己画上一个正号。
还记得键之君的那句话:我更喜欢十四夜的月亮,满月从下一天开始就会月缺,而十四的月亮却还有明天。有被称为明天的希望。千代子一生都活在键之君的十四夜中,而我们的十六夜终将到来。但请不要忘记,十六夜之后又会有新的十四夜,无数的满月,还未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