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具体多大的时候,只知道是很多年前,很小的时候,第一次在杂志上看到了一篇关于这部电影的介绍。好像只有一页纸,用一段每个字都认得,拼凑起来却令那时的我完全理不明白的文字,描述了一部虚幻与现实交织的经典作品。
那是一本彩色杂志,电影插画与文字完美融合,我与社长助理一样仿佛身临其境,在现实与剧情之间来回穿梭。然而与之不同的是,我完全感受不到电影的真实剧情以及它背后的深意,甚至那幅巫婆模样吓得我连做了几个晚上噩梦。
我看了很多杂志的很多篇幅,大多都还给了时间,唯有这一页始终没有忘记。后来很多次萌生想要找一部电影来看的想法时,总是会想到这部电影,但总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劝退了,我明明很好奇电影的内容,可能是因为那张巫婆的影像太过根深蒂固了,但更多的应该是怕当时的自己还无法看懂电影的故事,就不应该着急去揭开她的神秘面纱。
再到后来短暂性地“忘记”了这部电影,直到今天鬼使神差地在B站发现了她,毫不犹豫地点了进去。
我说不上来是以何种心情看完的,只是觉得我一直以来的想法是对的,很庆幸没有过早打开这部电影。我应该是看懂了吧,而且我想过几年再打开应该还会有新的惊喜吧。
很想写点关于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但又不敢写,怕自己写不好,索性就不写了。但有种很奇妙的感觉我很想写出来,就当是写给自己的,怕以后忘了:
结尾千代子说想不起来画家的模样了,我的视角中她很想记起画家的模样却永远没办法记起来了,在我的认知里这比追逐不到会更令我痛心乃至悲痛。
猛然发现那一页纸上的文字也牵动了我很多年,在我内心深处埋下了一颗种子,甚至惊扰了我几个夜晚,每每都会因为一段文字想到这部电影,甚至内心一直认为它将会刷新我对电影的认知天花板。然而我在电影落幕那一刻发现我完全想不起来那段文字的内容了就神似千代子无论如何也记不起画家的模样了,我好像在那一刻体会到她的痛苦了。
我没有任何一个时刻比现在更想找到那本杂志、找到那页文字、找到那张背景图,近乎疯狂地想再研读一遍那篇曾无数次牵动我的文字……但不可能找到了,搬了两次家、升了无数次学、家里的杂志新增了无数本,也替换了无数本,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找到那本杂志,就像我不知道怎样才能回去那时的我一样,没有一点办法,我多想告诉那时担心做噩梦的自己:
“别害怕,这只是千代子内心的另一个自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