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今年的一个周日,我进入新华书店
在漫漫地闲聊后,我最后选了一本漫画
——今敏的OPUS
今天晚上我看完了今敏的电影 千年女优
愈发感觉OPUS对今敏来说真的是很重要的一部作品

OPUS讲述了一个漫画家进入了他自己画的漫画世界的故事
在这个漫画家即将截稿的时候 出于决斗的剧情需要 他画死了一个关键人物
这时 这个即将被他画死的角色却从画稿里跳了出来
并夺走了最后把自己画死的镜头
夺走这个镜头后 漫画家永井力却再也无法画出这张死亡画稿了
迫不得已 他就进入了漫画世界开始夺回画稿
整部OPUS,主线就是一个“追与逃”的故事。
上册是永井力为了拿回稿子而追踪林,而自己和女主角理子又被反派假面人追逐。
下册是林欲图改写历史,为了不产生时空悖论,永井力与理子一起追回林。
而OPUS也是一本花式穿越大全。
既有空间上的穿越(漫画家永井力穿越到作品中,漫画家再和角色理子一起穿越到“现实”里)
又有时间上的穿越(主角们在不同的作品之间穿越,以及后期的漫画角色理子穿越到连载之初,遇见“小时候的自己”)。
遗憾的是,在即将要展开的时候,它却因为杂志停刊而永远的中断了。

中传动画系的刘书亮老师提到过,今敏的创作特征之一是“剧中剧套层结构”与“多重凝视的目光”。
千年女优就像一个超级版的OPUS
首先 毋庸置疑的就是对于叙事手法的化用
我们现在称之为元叙事。
OPUS中多个维度的穿越使之实现了在作品中套用作品的结构形式
用他自己在补画的神级“烂尾”中的话 就是打破了艺术创作的第四面墙
包括他最后的结尾中漫画家本身跳出来和面临作品腰斩的今敏自己对峙
都在表现一种第四面墙的弱化。
OPUS本身的内容中就包括了很多打破这种关系的奇思妙想
比如在主角和漫画家进入漫画世界后
有一次接触到了作品没有绘画的地区
这使周边的高楼大厦变成了矮小的纸片
再比如后来打破了漫画世界的边缘
主角们进入到了一个没有内容的白色世界
在里面穿梭到了其它几期的连载之中
今敏在艺术创作中一直在刻意淡化现实和作品之间的界线
这种形式配合上他本人极强的监督功底
使这种叙述在千年女优上大获成功

其次,从OPUS到千年女优
今敏都在描绘艺术创作本身的形式
芝加哥论坛报影评人 凯文·M·威廉斯 ,在千年女优得奖后评价说: 这部电影是电影艺术的展现,它是日本现代动画中最好的作品。它是一部动画,但也具有人性,而且将会触碰任何深爱别人的人的灵魂。
它是电影艺术的展现。
在OPUS中,女主角理子能够听到别人内心的话
她觉得漫画世界中有很多烦恼
然而在进入真实世界后
她怅然于街头
聆听着世界中各种各样的 比漫画中多得多的声音
她说 原来现实世界也是这样的
再看到OPUS本身展开的原因
就是因为漫画家因为要制造戏剧冲突
而安排了关键人物的战亡
我对一部轻小说情有独钟——《如果有妹妹就好了》
男主羽岛伊月是一个轻小说作家
在一段创作瓶颈期后
他改变了原先依靠热血创作的原则
而开始创作模式化没有灵魂的东西
最后和女主闹掰 好好反思找回了激情
其实今敏想说的也是一种对于漫画角色
乃至漫画创作的反思
艺术创作不应该是过于商业化而抛弃自己思想的
不能只是把其当作一种商品
而在千年女优中,女主千代子追寻的爱情
可以是一种跨越时间生死的情愫
也可以是代表理想目标
同时可以理解为对于艺术创作的至美的追求
艺术创作本身也是一种追求完美的路
直达年老 发现自己已经没有资格再去追寻
但是就像在茶几上的那些电影
我们在追去艺术的过程中完成的作品
其实就是最后得到的满意的结果

我喜欢追逐着那个人的自己
我喜欢十四的月亮
因为十五的月亮会在明天慢慢残缺
但是十四的明天依旧有希望
我们无限地追逐爱情、至美、理想的东西
或许会越来越接近
但就像画圆一样
永远都无法到达
我们爱它 也恨它
但其实正如新海诚所说
坚持不懈一路走来的历程亦是一种结果
因为 我们在路途中 就划过了美丽的轨迹